2012年2月6日 星期一

不想那些年,仍要那些年

<<那些年,一起追過的女孩>>打低<<功夫>>成為本港票房最高的華語電影,繼而紅了胡夏的<<那些年>>,比<<那誰>>高票得叱吒的我最喜愛歌曲,這股「那些年」效應在本港持續了一段甚長時間﹕港聞版以「那些年……」為大字標題,臉書可會有人以「那些年….」為題的近況/命名的相簿、地鐵車廂內經常響起「那些年錯過的大雨….」的電話鈴聲、也許是早晨車廂內旁邊的人帶著headphone你仍然聽到很rock的「那些年錯過的大雨….」,甚至當筆者的母親大人也轉了「那些年錯過的大雨….」的接駁鈴聲後,實在讓你不得不正視它。引申而來的,台灣文化似乎沒有像韓流襲港的大起大落,也沒有像日本文化一直明顯或很深的紮根香港,台灣文化多年來像是一種潛伏,或多或少也是一種潛移默化,<<那些年>>是信號,讓我們似乎不得不正視台灣電影/電視劇/音樂這些年帶給我們的影響。

相比主要以卡士、劇力、動作場面……為主的香港電影,台灣電影一向被視為小品,早期的<<兒子的大玩偶>><<光陰的故事>><<藍色大門>><<海角七號>>到近期的<<艋舺>>以至<<那些年,一起追過的女孩>>等等,大多滲作品透台灣濃厚的本土情懷。正如<<那些年>>電影語言欠奉,故事情節簡單,純粹靠賣「情」,直接敘述意圖感動人心,觀乎結果卻很成功。到了香港,也許很久沒有此類型的電影出品,雖然台灣校園與香港的大不同,卻喚起了無數人一顆回想「那些年」的心,未知電影以柯騰為敘述者,男性觀眾似乎尤有共鳴感,完場後就聽到一對情侶男的大呼好看,女的冷不防說﹕「點呀,你諗起邊個沈佳宜呀?」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