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2月28日 星期二

由少女標本到陳老師 (上)

以往香港紅館對很多歌手是個目標,也是證明。黃偉文在是次作品展提過,
也許紅館文化影響到外國的演唱會,那華麗的舞台設計,精算的流程編排。
台灣在2005年開始有個小巨蛋,在開幕之先,台灣一直不盛行售票演唱會,
戶外萬人空巷的演唱會是主流。然後看台灣歌手在小巨蛋的演唱會也不難發現,
服裝造型或舞台設計,也頗紅館的。又每當台星落在紅館,
總是一臉真誠地慶幸自己能站在這個舞台,
近年台灣歌曲來勢洶洶,於是乎,這次談當台灣歌手在香港。

想當年陳綺貞與徐懷鈺、李心潔、吳佩慈組成少女標本,
蓄著東菇頭的她唱著《還是會寂寞》,離開唱片公司後成獨立音樂人,
那時還是被當小眾歌手,直至近幾年開始榮升「陳老師」,
根據網絡資訊給她的形容是:「最大眾的小眾歌手」。

《陳綺貞2008演唱會》

第一次看陳綺貞演唱會在九展,須知她以慢歌為多,
進場前已做足心理準備只為聽歌,
果然人生在沒期望沒失望的心態下,反而處處充滿驚喜。       

序幕以cheer的軼事攝錄成短片,靜默零碎的片段,
片尾簡單的字句投射在白布上:「改變之所以美麗,因為這是我們活著的證明。」
不需找尋終極價值,只為活著的證明。然後,身穿白裙牛仔褲,捲曲的長髮,
戴上花圈的陳綺貞,一個人,一把結他,以溫柔的聲線唱出九份的咖啡店》。
是晚的曲單,最「熱鬧」的歌(與其他歌手比只能算是「輕快」的歌),
就算是《吉他手》、《1234567》……那晚沒有華衣、沒有機關算數、
沒有交響樂團,只有一個手風琴手、一個鼓手、三個吉他手及一把和聲,
竟令讓一眾被寵壞了的香港歌迷全場站著投入到底與和唱,實是意料未及。




2012年2月12日 星期日

珍珠奶茶


台灣的飲食文化?提及「飲飲食食」,筆者必然的想起珍珠奶茶。

這些年,以珍珠奶茶為首的台式飲品在香港大行其道,街上行人三三兩兩均手持一杯,不是奶蓋烏龍,就是芋香珍珠奶茶,可見台式飲品在香港的普及。在數年前,我們手上拿的仍是維他產品或可樂百事等飲品,那麼,為什麼台式飲品會成為香港人的新寵兒呢?
筆者認為那是台式飲品的配料的緣故。以珍珠奶茶為例,香滑的奶茶加上「煙煙韌韌」的珍珠,使其口感更為豐富,層次更多。相較於以茶香聞名於世界的港式奶茶而言,這種新式的飲品似乎更為吸引,以筆者為例,「有口感」的珍珠奶茶的確具有難以抗拒的感覺,讓飲品不再沉悶。

除了「珍珠」的吸引外,筆者亦認為台式奶茶不同於港式奶茶也是主因。眾所周知,港式奶茶以「香、滑、甘」蜚聲國際,不少遊客到臨香江時均會「嘆返杯港式奶茶」,甘甘的茶香吸引一眾老饗。而台式奶茶與港式奶茶側重茶香的製法不同,台式奶茶著重於奶香,在調製奶茶時會加上較多的奶,使奶茶偏向香滑而非味甘。對於嗜甜的新一代,珍珠奶茶等台式飲品確有其吸引力。

續《那些年》


那些年,想像不到?

「你諗起邊個沈佳宜呀?」

蘋果日報報導62歲癡情叔諗起那些年在九巴遇見嘅女神,雖然短短30分鐘,但癡情叔一生記住自己當年的「沈佳宜」。

雖然短短30分鐘,只向她說了兩句話,「呢位小姐將來可以參加香港小姐。」少女甜笑無言,身旁友人卻擋駕說︰「關你乜事?」他接了一句:「我嘅審美眼光好厲害。」友人搶答:「咁你可以做評判!」

癡情叔卻視為那些年最甜美嘅回憶。三十年過後,只剩下隻身一人,人生走完一大半,腦海裡面仍記得的,是三十年前的那30分鐘。為了再見自己的女神,他決定在旺角街頭尋找自己當年的「沈佳宜」。他只想簡簡單單向她說:「妳現在幸福嗎?」

「那些年」已經成為標籤,滲入我們的周遭,我們被「那些年」潛移默化了。

邂逅九巴女神30分鐘,癡情叔苦等30

2012年2月10日 星期五

龍旋風



馬英九的新內閣名單出爐,其中文建會主委由龍應台出任,在香港新聞和報紙上對其他閣員的認識等於是火星人名單,但當晚香港晚間新聞「文建會主委由龍應台出任」,這條新聞卻上新聞報導的跑馬燈。


龍應台教授在城大和港大教過書,2008年擔任香港大學的傑出人文學者,獲「孔梁巧玲傑出人文學者」支持,並完成《大江大海一九四九》,連全球新書發部會也選在香港。近年來香港人對龍應台教授的厚愛更甚台灣,由《請用文明來說服我》、《龍應台的香港筆記@沙灣徑25號》、在到由蘋果日報上與兒子安德烈的對話編輯的《親愛的安德烈》、當然還有《大江大海一九四九》。這幾年香港人感受到龍旋風帶有良藥苦口的用心,或充滿慈母式的愛意的文字。對龍應台教授而言是一個外鄉地的香港,香港卻熱情地對待她如自家人。

2012年2月6日 星期一

不想那些年,仍要那些年

<<那些年,一起追過的女孩>>打低<<功夫>>成為本港票房最高的華語電影,繼而紅了胡夏的<<那些年>>,比<<那誰>>高票得叱吒的我最喜愛歌曲,這股「那些年」效應在本港持續了一段甚長時間﹕港聞版以「那些年……」為大字標題,臉書可會有人以「那些年….」為題的近況/命名的相簿、地鐵車廂內經常響起「那些年錯過的大雨….」的電話鈴聲、也許是早晨車廂內旁邊的人帶著headphone你仍然聽到很rock的「那些年錯過的大雨….」,甚至當筆者的母親大人也轉了「那些年錯過的大雨….」的接駁鈴聲後,實在讓你不得不正視它。引申而來的,台灣文化似乎沒有像韓流襲港的大起大落,也沒有像日本文化一直明顯或很深的紮根香港,台灣文化多年來像是一種潛伏,或多或少也是一種潛移默化,<<那些年>>是信號,讓我們似乎不得不正視台灣電影/電視劇/音樂這些年帶給我們的影響。

相比主要以卡士、劇力、動作場面……為主的香港電影,台灣電影一向被視為小品,早期的<<兒子的大玩偶>><<光陰的故事>><<藍色大門>><<海角七號>>到近期的<<艋舺>>以至<<那些年,一起追過的女孩>>等等,大多滲作品透台灣濃厚的本土情懷。正如<<那些年>>電影語言欠奉,故事情節簡單,純粹靠賣「情」,直接敘述意圖感動人心,觀乎結果卻很成功。到了香港,也許很久沒有此類型的電影出品,雖然台灣校園與香港的大不同,卻喚起了無數人一顆回想「那些年」的心,未知電影以柯騰為敘述者,男性觀眾似乎尤有共鳴感,完場後就聽到一對情侶男的大呼好看,女的冷不防說﹕「點呀,你諗起邊個沈佳宜呀?」